建造工业化
将工业化的理念融入智慧快速路建设,从设计、制造、施工、管理四方面为抓手,减少类型规格,规范技术标准,提高施工速度,降低施工成本,助推市政建设高质量发展。
标准化设计。在全省率先采用全预制拼装技术建设城市高架桥,统一预制构件类型、规格、质量、材料、尺寸、设计规范、技术规范等各项标准,最大限度提高构件的通用性和生产效率。制订出台的《绍兴市预制拼装桥墩设计导则》《绍兴市预制拼装桥墩生产、施工与质量验收技术导则》,填补省内预制拼装装配式构件技术导则的空白;《预制混凝土立柱》《预制混凝土盖梁》《预制混凝土小箱梁》等企业产品标准已在国家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备案,推动形成标准化建设体系。
工厂化制造。绍兴市城投集团联合浙江省交投集团、上海城建集团,建成全省首个市政桥梁工程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,根据“工地大脑”三维方阵模型,在工业化基地对所有桥梁构件进行标准化预制,实现批量化生产、精细化管理。基地内共设7条预制构件生产线,产能可达20万方/年,其中预制立柱产能约2000根/年、预制盖梁产能约1000榀/年、预制箱梁产能约2000榀/年,在保障智慧快速路网建设的同时,可为杭绍甬高速公路等周边项目提供服务和支持。
装配化施工。在构件成品中内置预装感应器及二维码“身份证”,采用“搭积木”的方式在施工现场进行“全预制拼装”。相较传统工地现浇施工,可减少60%的现场作业人员、70%的建筑垃圾,施工速度提升1倍以上;可实现工程现场多项作业同步进行,节省工期近50%,减少现场作业及建筑垃圾约60%,有效破除施工期间交通压力、周边扰民、环境卫生等乱象。
信息化管理。自行开发设计BIM全寿命周期大数据管理平台,融合设计、生产、施工及运维管理等阶段数据,探索“BIM(建筑信息模型)+GIS(三维地理信息系统)”的信息化管理模式,打造标准化“数字工地”,信息采集系统和指挥调度系统可同时服务1000多位不同角色的参建者,实现进度、质量、安全、文明施工、投资的有效管控,为后期运维管理建立全覆盖、全链条、可追溯的“数字化档案”。该BIM应用技术荣获全球最顶级的BIM赛事——2020全球工程建设业卓越BIM大赛最佳应用实践项目(基础设施设计领域)第三名、我国首届“工程建设行业BIM大赛”市政公用类一等成果等5项国家级奖项;《市政道路桥梁信息模型应用标准》已经在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及相关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中立项。